2019投資績效檢討文
其實今年就是意料之外的年市。有多意外?
台股加權報酬指數漲了28.9%。
全球股市報酬24.33%。
全球債券指數也漲了8.22%。
2018年的下跌,估計讓很多人沒想到會這樣吧……
我個人的投資組合比例呢?到了年底大致變成這樣。
股市就是各區域股市(VTI+VXUS+VGK+VPL+VWO+0050)+全球股市(VT)。
債券就是總體債券(BND+BNDX+BIV)+全球總體債(BNDW)
固定收益就是房地產信託(VNQ)+高收益債券(JNK)+特別股(PFF)
主動投資就是台灣個股+美國個股。
其實比例上沒有偏離太多,估計1月中的再投入就可以恢復平衡。
為什麼是1月中再投入?因為我高比例是使用複委託,12月的配息還沒全部到手啊!再加上發薪日是10號,還有轉帳、換匯等手續。抓個15號左右就可以把錢全都投進去了!!
今年的總投資報酬率(計入配息再投入及薪資儲蓄投入):20.25%。
總資產增長率(計入配息再投入,薪資儲蓄投入,未投入現金):40.65%。
資產總值數字開頭終於突破1來到2,但是請不要問我是幾位數。
不理解為什麼報酬率會低於資產增長率嗎?
其實很簡單啊!配息再投入的就變成成本了,而不會是免費的。所以沒有零成本這回事。
再加上這一年來都是一路上漲的,所有再投入的都會變成"追高"買進。自然平均成本價就會不斷增高。
雖然成本不斷墊高,但是你的資產不斷增加上去。這樣資產增長率就會高於投資報酬率。
所以你不要告訴我,你的投資報酬率接近指數報酬,然後等同於資產增長率。那表示你這一年只有股息再投入,你已經沒有主動收入去增加資產了!
還要寫什麼?嗯,我想不到~~XDD
被動指數化投資績效就是這樣,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我也沒什麼好說嘴的。
配置的方式平常都已經講很多了,所以這邊我就不再贅述了。
展望明年??
我可以告訴你有個投資致勝的秘訣,那就是:
【上漲的賺錢,下跌的賠錢】
喔對了!有個很重要的課題,如果你跟我一樣還在追求資產的增長。
請記得要看一下資產的增長曲線,有沒有大幅偏離你的計劃呢?
超前了沒有關係,這等於是幫你多累積一點本錢去應付未來會發生的崩跌。但是如果在這樣大補的行情下,你卻落後你所計畫的資產成長曲線。那你真的要好好思考該怎麼挽救了!
因為你現在沒有多長點肉,等到未來崩跌有的人只是擦破皮,有的人是削掉肉,你可能要刮骨頭才夠賠了!!
總而言之,今年就是個大補年。你使用效率極佳的被動指數化投資法再搭配正確資產配置計畫,你幾乎不會錯過這麼美好的報酬。
但你如果還在埋怨大盤都是漲台積電不漲你的股票,指數都是漲假的。那你未來也不一定可以躲過崩跌的危機。
投資績效檢討文,我們半年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