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度投資績效檢討文
去年一整年漲得不要不要的,今年前3個月就來給你一個震撼教育。
(前情提要:)
我自己是沒有計算今年3月時的帳面報酬減損,但估計是超過25%的減損。
那時至今日帳面虧損多少呢?
【+0.85%】
說好的大跌、加碼、抄底呢?
也就是說,在過去半年,我持有的資產其實不僅沒有減損還增長了!
不僅沒有賠到錢,還因為這半年來的儲蓄,配息及資本利得,我的總資產增長了10%。
為什麼報酬率才0.85%,可是總資產會增長這麼多?
因為我還有在工作,有薪水儲蓄。然後因為我使用複委託,所以我的配息也都等到這個半年一次的上市場採購才會投進去。什麼時候買?
昨天買好了!
有人會問我,幹嘛不等跌下來再買?
我很"憨慢",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跌,我更不知道怎樣會漲。
所以我決定時間到了就進場買,然後交給世界去演變。
或許買了就跌,但我相信現在的高點經過20年肯定是低點。
我相信這個配置可以繼續跟隨著世界的脈動成長,所以我不擔心長時間以後,我的資產增長跟不上整體市場。
怎樣的配置?
股市:各區域股市(VTI+VXUS+VGK+VPL+VWO+0050)+全球股市(VT)。
債券:總體債券(BND+BNDX+BIV)+全球總體債(BNDW)
固定收益:房地產信託(VNQ)+高收益債券(JNK,IHYU)+特別股(PFF)
主動投資就是台灣個股+美國個股。
如同我半年前說的,利用投入的時候做【再平衡】,比例就調整回來了。
債券部分我以後就是用BNDW+短、中期公債的方式去組成。
至於還有什麼要寫的?
好像沒有了。
啊對了!來談一下報酬率計算的問題。
這波反彈以來,有不少投資人出來說自己的報酬率有多高。
其實坊間在談"投資報酬率"有幾個盲點,首先
可以只講投資的部位,但去除賠錢且已經脫手項目。這樣看起來你的資產會回升的很快。
然後再搭配上使用槓桿或是衍生性商品,如果遇上V轉,報酬率也會很明顯上升。
還有一種方式是,在開始下跌的時候就出脫手中持股,隨著市場下跌不斷加碼投入。這樣也可以讓資產成長曲線很驚人。
請記得資產增長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有些人會"報喜不報憂"。投報率高就拿投報率出來講,資產增長明顯就用資產增長率來講。
比較靠邀的是,開不同帳戶,用不同策略。不管怎樣都可以選一個報酬率比較漂亮的戶頭出來吸引粉絲。
但是我們指數投資人不需要靠報酬率來吸引目光,因為只要選擇的商品近似,配置比例差不多,報酬率都會差不了多少。
沒有師父跟徒弟會不一樣結果,這是一種可複製的投資策略。
唯一在資產增長上的差別是,你的本業收入可以存下多少。
能存多,你就可以多投一些。自然資產增長速度就快很多。
再來要到明年1月份我才會再次進行績效檢討,我們半年後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