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工作者,偽投資人]

Jet Lee的投資隨筆
4 min readJun 8, 2019

--

有天綠角大寫了這麼一段話,看了底下的留言。讓我有了一些感觸。
以下是原文照貼:

https://www.facebook.com/156800414349725/posts/2553502031346206/

[1.ETF占整體投資部位的1–25% ,叫ETF Diversifiers。ETF分散者。利用ETF進行分散投資的人。
2.ETF占整體投資部位的26-75%,叫ETF Users。ETF使用者。ETF占投資組合顯著比率。
3.ETF占整體投資部位的76–100% ,叫ETF Enthusiasists。ETF熱衷者。投資組合大部分由ETF組成。]

看到底下不少人回覆自己是1或2,我不禁這樣想,這是為什麼呢?明明已經接觸到一個很適合一般人的資產累積方式,為什麼卻沒辦法說服自己將主要的資金投入被動投資呢?

其實最有可能的是,你無法相信這已經是個相當好的投資方式。你認為還有效率更好,報酬更高的投資方式。所以你想要再拼看看,能不能找到這個方式。讓自己能夠超越其他投資人,提早達成財務目標。

我們一樣先不否決這個想法。我來跟大家講講吳軍博士所提出的一個看法。

吳軍博士說,職場上有所謂的[偽工作者]。什麼是偽工作者呢?就是看起來很忙碌,每天工作時間很長但是績效卻不是很好的人。

並不是偷懶,但就是抓不到要領,目標也不明確。所以像個陀螺一樣的轉啊轉~忙的要死卻對職涯跟生活助益很低。

來換個現場思考一下,你看看廣大的業餘散戶投資人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每天上班工作已經夠忙了,下班閒暇及假日還要耗費時間跟心力去分析股票,債券,基金,外匯,期權。為的就是希望可以賺的比較別人多,比別人快。

但真的有效嗎?

什麼叫[博弈的悖論]?就是只要認真努力,你的投資就會賺錢。
這很簡單,如果大家都贏錢,那是誰要輸錢?一定是某派別會贏錢?更多的可能是有時候你贏,有時候你輸。然後就是同樣一堆錢在那裡滾過來又滾過去~~
你說存股或是買配息商品就會避開零和對賭。
是這樣嗎?你回想看看你在選擇要存哪檔股票或是配息商品時,你的考量是什麼?
不就是想要領息領得比人多,領得比人穩,然後又不會跌價嗎?
這也是某種想要超越其他投資人的主觀想法。

你想想這些日子以來,你真的靠投資改善生活,整體資產增加多少了?
如果生活一如往常,扣掉貸款以後其實淨資產也沒增加多少。你努力的回報在哪裡?

我是不是可以說,你就是個”偽投資人”?!

嫌棄被動投資報酬率不高,賺得慢。那請問你給”被動指數投資”多大的機會?
只講主動投資單次的報酬好高來打臉被動投資的報酬率。來算看看,你的主動投資幫你賺了多少錢。
喔?你說都沒算過,因為有持續投錢進去,所以算不清。那你到底是投資幫你改善生活還是你的薪水還不錯?

你只撥了一點點錢去做被動投資,然後把大部份的錢持續去炒股。最後你說被動投資好難賺,累積速度很慢。這樣公平嗎?

你說被動投資都是紙上富貴,不停利下車落袋為安,怎麼可以叫投資。
那我就好奇囉,你這次落袋為安以後就是終生不再踏入股市了嗎?如果不是,你不也一樣下車又上車。還有可能搭錯車,到不了目的地!

你說被動投資報酬大量來自市場指數追捧,價格太浮誇。那存股配的零股你是用市價算還是1股10塊算?如果你用市價算,就沒有市場追捧問題嗎?

同樣的,已經在做被動投資的朋友也要思考。如果你好不容易開始了被動投資,但卻斤斤計較怎樣的配置可以增加比別人多那一兩個百分點的年度報酬。
或是雖然懂得內扣費用的重要性,但卻忘記ETF這種折溢價因素。
甚至於計較手續費高低或是退稅比例的高低。

別忘了,這些因素都不是恆久不變的。如果你把心力及時間投注在這些[主動投資]的領域,你也是個[偽投資人]!

不要忘了你做投資的真切目標是什麼。

#改善生活
#財務自由
#安穩退休

沒有到達目標前,你都不應該因為偏誤的投資心態,隨便決定上車又下車。

不要當個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偽投資人]。

--

--

Jet Lee的投資隨筆
Jet Lee的投資隨筆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