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幣爭-自己國家自己救
我一直很喜歡看電影。電影具備了人類所喜好的圖像化,文學,聲音這些可以傳達人文的好元素。是相當強力的宣傳工具。一部好電影可以讓觀賞者在短短2個多小時,理解對方所要傳達的"故事"。並且在每個人心中產生不同的共鳴。
這部片描述1997亞洲金融風暴中韓國所發生的種種國家危機。當然啦,為了讓觀眾可以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劇情,故事情節跟表現的方式都更加的渲染。
例如懂得在順境中看到危機的財經顧問。電影就設定成陰險狡詐,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小人"模樣。為了大財團利益所勾結的"傑出校友",不惜犧牲廣大中小企業及平民的冷血財政官員。背後是美國官員的魁儡IMF主席,一副就是標準的歐美吸血鬼模樣。最後就是站在正義這一方但為韓國相對弱勢的女性及小型企業主。電影隱隱表現出當時一般人的困境其實都是政府沒有採取相對正確且有效的方式,放任某些大型財團勾結政府犧牲人名權益。
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財經顧問發覺了某些外國投資機構開始退出韓國,並且經由廣播節目察覺到整個社會的經濟正在衰退。似乎並不像政府所言的"一切會更好"口號。
但當他毅然決然跳脫這樣的環境並告訴他過往的客戶,最後卻只有兩個人願意跟隨他的腳步並進行注資。
這樣代表什麼?代表當廣大的泡沫幻夢壟罩所有人的時候,只有極少極少數人有辦法看清楚美好泡沫下的殘酷現實。也只有極少數看破幻夢的人可以得到龐大的利益。這當然會被視為禿鷹或是海盜的小人形象,但不可諱言的,這是人性所造成的財富差距。
這個財經顧問在下這些決策之前,他做了多少研究跟觀察呢?理解整個韓國社會從上到下的經濟結構,資金融通方式,政府決策方向。進而帶動的企業發展,社會脈動,然後更往下的房地產表現,金融市場變化。然後才做出重大的投資決定。這些都不是一般坊間隨便"投資大師"所講的那些簡陋投資方式可以比擬。
所以他才能說出"我絕對不會被騙的!"這句話。而我們能做到多少呢?你決定的投資方向跟策略,真的有好好思考過嗎?
泡沫怎麼形成的?[給]與[信]
信任對方然後把資金轉交到對方手中,等到對方期限到了以後歸還本金跟相對應的利益。而拿走資金的人利用這筆資金進行各項投資或是創業,他們相信這筆資金未來可以創造出比這些付出的利息更高的效益。
現行的人類社會本來就是這樣在運作,不可能完全都是即期的交易。如果人類所有的經濟行為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並且沒有任何的借貸行為。人類的社會有可能會延遲上千年的發展,說不定現在還沒脫離中古時期的生活。
但是泡沫總有限制。當有人發現產生的借貸金額遠超過實際可支付的金額,就會開始有人退出這個泡沫。慢慢地,這個撤離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然後泡沫就會破滅。直到借貸金額又回到實際可支付的狀態,這便是【去槓桿化】。
在事後肯定會有人說,那既然如此我就不要用信任機制的票據,我只收現金就好!
可是當一個國家經濟嚴重衰退的時候,這個國家發行的法幣也就是鈔票價值也會嚴重衰退!別忘了,鈔票其實代表的是一種信任。是人與人之間交換貨品,服務的代表工具。當這個鈔票再也換不到過去同等的商品,自然就會越來越沒有價值。看看最近的委內瑞拉跟阿根廷就可以知道,當一個國家經濟嚴重衰退,他們的法幣有多不值錢!
那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就如電影中財經顧問的第一步動作,將手中的弱勢韓圜轉成美元這種相對強勢貨幣。當你把手中的貨幣分散到其他國家較強勢的貨幣及國際結算通用的美元,相對在幣值升貶的過程中資產所受到的波動就會比較低。
房地產不是資產穩定的保證
很多台灣人也像電影中的韓國人一樣,覺得持有房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資產。萬一資金不足的時候頂多賣掉房子就可以變現。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如果景氣不佳大家都需要錢。房價崩跌的速度也是相當可怕!這是一種所謂"多殺多"的狀態,只要有錢可以拿,不管多少價格都會賣出。
也是跟股市一樣,直到房價跌到非常低迷的狀態,才會開始有人願意接手。這在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1997的韓國,2008的美國,都出現了賣屋求生的狀態。所以片末的社長(財經顧問)還是在關注著江南一帶豪宅的價格變化,藉以觀察整個社會的經濟是否又開始出現變化。
所以反觀台灣,現在的房市真的是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嗎?或是說,你現在還有需要迫切的進場買房嗎?千萬不要認為現在用過度的借貸去買房,未來萬一負擔不起頂多賣掉。要知道真的發生大衰退,不只你想賣,你的鄰居也會想賣。到時候大家都想賣沒人買,價格還會維持在你當初買進的價位嗎?
2008年我就看到我們社區很多人的信箱都被貼了存證信函通知,各地都有銀拍法拍屋出現。
國家保護不會是永久,面對自由競爭才有出路
電影中把IMF要求韓國進行更激烈的大幅度開放視為邪惡的行為,是一種要置韓國人於死地的可怕作為。但大家想想,韓國正是因為被迫門戶大開以後,整個社會才開始有了重大轉變。人們不再沉迷於往日的發大財榮光,開始認真實際的進行國家發展。2018年的韓國不再是1998的亞洲四小龍,而是邁入已開發國家的強國之林。
當然有人會說韓國都被大企業財閥所控制,貧富差距很大。人民生活痛苦。這點其實反觀台灣是相對幸福的。雖然台灣也有大型財團,但我們應該不會聽聞台積電如何深入百姓生活,影響國家決策吧?
在國家發生重大危機的時候,肯定會先挽救大型的企業。因為這些大型企業所帶動的效應會比分散的去拯救中小企業來得有效。台灣這點就做得很好。不只利用大型企業去帶動社會,也沒有讓中小企業限於水深火熱。各位可以看看台灣有多少中小企業的【隱形冠軍】,這些都是台灣的驕傲。我個人覺得雖然沒有韓國表面上的光鮮亮麗,但台灣人確實過得比韓國人幸福不少。
危機重複發生,要不斷懷疑和思考。勿視當然的事為理所當然。還有,時時睜大雙眼去觀察這個世界。
我們身為最微小的投資人,該怎麼做呢?
我們沒有辦法影響企業的決策,國家的政策。也不可能改變整體社會的景氣循環。
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對抗大企業,政要高官。更不可能知道他們對於整個國家真正的想法。
但我們卻可以最具有效率。現在的社會我們不必要只侷限在單一國家或單一市場。我們可以全球化佈局,使用最有效率的工具去獲取全球資本市場報酬。
我們可以觀察整個世界的變化,並且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配置。在大多數人還不了解世界趨勢時,提早配置好自己的資產。然後從容的面對世局的振盪。
資本世界,任何的藉口都無法免除虧損的事實。如果你跟電影中的大多數人一樣,相信別人畫給你的大餅;或是你陷入了狂熱的家鄉偏誤,只認為自己的國家明天會更好。那麼你就很容易跟電影中的人物一樣陷於無可自拔的泥沼之中!
【全球化投資,資產配置】。將會是你面對世界動盪的最佳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