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窮越要做投資?]
2 min readJul 3, 2019
今天跟某個朋友聊天,我突然發現我有一個跟傳統理財觀念不同的地方。
“越沒錢的人應該要做更多投資。”
但現實是這樣嗎?
如果你的生活已經很緊迫了,你還要逼自己每個月存2~3萬去做投資嗎?這種心理壓力其實很大。
想看看,全家每月收入9萬存3萬跟每月收入12萬存3萬,投入同樣的金融商品,哪一種的投資心理壓力比較小?
這是什麼因素影響?這是人生抗震度的差別。
你做投資的每一筆錢都是犧牲其他享受所換來的。可能是一個很喜歡的包,或是一支很想買的錶。當你套牢賠錢的時候,你會想到的是”如果這筆錢不要虧掉有多好~~”
自然你的投資決策就會動輒得咎,患得患失。沒有辦法安然度過每一次的波動。
另外一個人,雖然一樣投3萬。但是跟另外一個月入9萬的家庭比,,還多了3萬的餘裕。光這個差距,在心理層面上就提供了相當大的安定感。遇上了大波動雖然還是會心痛,但一般人的心理偏誤會選擇無視。再搭配上指數投資工具,過了也就漲回來了。
所以我覺得,投資應該要量力而為。如果沒有存款,沒有保險(當然是指人身保險,而不是投資性質),我真的不建議把所有的錢都放進金融市場做投資。
也不要因為怕波動,你就去買”相對安定”的金融商品。有時候,那個安定的投資,本身波動超乎你的想像!
再者,絕大部份號稱”保本”的金融商品其實都用犧牲未來成長來換取安定感!
要真正做到”本多終勝”,主動收入,投資都是必須同時提升的!不只金錢帶動的複利成長,心理的安定感也會大幅提升!
請記得,做投資不是算術而已。更多的時候是藝術,是心理戰!!